幸運之外 收獲滿滿
——首鋼滑雪大跳臺中方攝影經理 呂優(yōu)
2月8日清晨,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臺決賽日,寧謐溫柔的陽光一束束撒在首鋼滑雪大跳臺潔白的雪線上,光雕輪廓中的大跳臺線條自由舒展。
參考敦煌飛天設計的首鋼滑雪大跳臺,又稱“雪飛天”,是北京賽區(qū)唯一的雪上場館。地標性建筑的身份與明星賽事的雙重加持,讓決賽日的沸沸揚揚從日出時分已然開始。
上午6時,我在場館媒體中心的工作間快速查看重要工作安排:
攝影團隊每日運行時刻表,精確到分,沒問題!
管理團隊任務分工及細化,配合默契,沒問題!
年輕志愿者決賽日排班表,優(yōu)化完成,沒問題!
IOPP記者接待及點位安排,一一確認,沒問題!
決賽后頒獎內場拍攝計劃,對接完成,沒問題!
準獲獎國家媒體采訪安排,靈活處理,沒問題!
……
↑2月8日,首鋼滑雪大跳臺攝影經理呂優(yōu)(后左)向記者介紹攝影運行相關規(guī)定。
上午6時30分,在攝影記者接待臺前,攝影運行“16人團”每日晨會開始,從確認工作安排,到集體加油結束。前一晚,所有工作日程、排班明細和責任分工已經發(fā)到每人手中,每日晨會高效而有力量。
這是一個年輕的“16人團”!除我之外,攝影副經理李嵐薇“90后”,攝影位置主管張云龍“90后”,志愿者攝影助理則都是“00后”。所有人都缺乏奧林匹克賽事服務經驗。
場館配備的外籍經理因某些原因并未就位,一切從零開始,無外援加持,所有壓力全落在我的肩上。剛接手的我緊張忐忑又充滿期待。由此,我特別注重自我學習和團隊建設,一張白紙的團隊必須通過更加努力的學習和事無巨細的準備,才能打有把握之仗。我們團隊的自信與有序就來自于前期密集、高效、有愛的培訓和團建。
從賽前籌備到賽中統籌協調,李嵐薇很快能獨當一面;從攝影記者到專屬服務IOPP團隊,張云龍轉型成功;從起初胸無全局,到賽后游刃有余,志愿者們逐漸找到自信和歸屬。
整體賽事期間,攝影運行做到零失誤,賽時能夠高效解決各種突發(fā)事件和問題,來自新華社、美聯社、蓋蒂圖片社等全球知名新聞機構的實名點贊成為團隊最大的鼓舞。
上午8時,場館媒體中心逐步升溫。攝影說明會后的記者接待臺前排起長龍,遍布場地的154個攝影位置開始火熱運行。據不完全統計,當日到場攝影記者達167人次,創(chuàng)下開賽后各競賽場館單日記者到訪量新高。賽后統計顯示,首鋼滑雪大跳臺比賽日接待攝影記者平均數量達135人次/天。
可謂張弓即拉滿,首鋼滑雪大跳臺賽事伊始,就遇到奪金熱點——中國隊明星選手谷愛凌,團隊僅預賽一天實戰(zhàn)演練,隨即就投入到重磅決賽的運行中。沒有前期腳踏實地的籌劃和互相磨合后的高度信任,完成這樣艱巨的任務是無法想象的。事實上,攝影團隊直到最后一刻,也沒有放棄對攝影運行追求完美的堅持。
臨近開賽,與最后入場的競賽運行工作人員和轉播相關領域工作人員有效溝通,爭取到賽道旁重要攝影位置,獲得將工業(yè)景觀與競技賽事完美結合的畫面;與競賽運行及賽道塑形部門反復協調,確認起跳臺附近架設遙控相機的新方案;與臨時設施領域保持粘性,持續(xù)根據賽事進展優(yōu)化攝影位置設施……
上午10時,決賽正式開始。數秒鐘——每個選手從滑下到落地,只有這短短的時間。此時,緊張的不僅是運動員,還有手握相機的記者和陪伴他們身邊的我們。此起彼伏的快門聲中,感受到的是新聞戰(zhàn)場的爭奪。隨著賽事白熱化,我的手機也開始變成熱線:
攝影位置最新情況匯報;
突發(fā)應急事件現場處理;
熱門攝影位置理順秩序;
重要新聞機構方案跟進;
場地袖標輪換拍攝申請;
IOPP特殊拍攝需求管理
……
上午11時15分,頒獎開始,本屆冬奧會中國雪上項目首金,谷愛凌喜極而泣,站在頒獎內場守在攝影記者身邊的我也忍不住……
那刻,我想起賽前對自己和團隊成員說的那句:不要怕,一定要選擇最難的路,走過來,我們才有最大的收獲。
這一刻,就是滿滿收獲。
↑2月15日,首鋼滑雪大跳臺攝影經理呂優(yōu)(左)在組織記者拍攝頒獎典禮。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fā)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yè)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tài),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